想著帶長輩(爸媽、爺奶、叔伯阿姨們),需要考慮很多點,在規劃行程時,內心充滿了"孝心",哪哪兒都想去,探索美食,但真的到地點後,各式各樣的問題接踵而來,會面臨到長輩不高興(鬧脾氣),碎碎念後,自己也不開心。在經歷帶長輩出國旅遊多次,從一開始的我不開心不開心,發誓沒有下次,到我和長輩都心情愉悅。一次次的自我成長。
秘訣:帶長輩出遊,隨長輩心意
- 長輩的體力:
體力無法像年輕人,逛個公園,對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,但對長輩是考驗。
連續玩幾天幾夜的行程,對長輩的體力負荷不了。
親身經歷:有次跟團行程走到日本"兼六園",當時已經是旅行團第三天的行程,我媽咪堅持在園門口不願走一步。只好陪著母親在門口等同團。
建議:若時間與金錢上許可,建議自由行,一天一行程。
- 健康:
多數的長輩身體多多少少有些疾病,身體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、平時用藥。
親身經歷:長輩突然眩暈
建議:備好長輩所需藥品
- 吃飯
三餐要正常,我們可能為了錢或趕行程,啃個麵包即可,但長輩不能。我們想要探索美食,體驗新美食,但長輩不願。
需考慮長輩們可以接受的飯食,有些長輩三餐一定要看到米飯,沒有吃到米飯感覺渾身不適。有些長輩不喜西式漢堡薯條這類的。也有長輩一定要吃熱熱鹹鹹的食物。
尋找長輩習慣的飲食,可以某幾餐挑戰新食物,但建議不要餐餐都是
親身經歷:有次我想帶長輩體驗中東料理,開口後,長輩不加思索的旋即拒絕,在我的極力說服下,終於願意到店裡試試,雖一試成主顧,但我也累的精疲力竭。成功率極低
建議:做好攻略,多家餐廳備選。
- 景點
長輩喜歡的景點與我們喜歡的可能大相逕庭
親身經歷:我曾帶長輩京都自由行,長輩最喜歡的景點是大德寺的瑞峰院,因為我父母喜歡寺中的枯山水,長輩喜歡坐在寺中,欣賞枯山水。
建議:做好攻略,多詢問長輩的喜好。
- 項目體驗
有些特殊的體驗,但長輩不敢,擔心這擔心那的,因為這輩子沒有經歷過,長輩內心設限,不敢去體驗,(前提在安全情況下,政府有開放的情況下)。但太刺激的項目就不建議囉!
親身經歷:湖上走路,路易斯湖上結冰,長輩頭搖得像波浪鼓,嘴巴碎碎念"好危險",遲遲不敢走上湖上。
建議:陪伴,陪著長輩走,牽著父母的手,陪在身邊。(在安全情況下,政府有開放的情況下)
- 購物行程
到了地點購物天堂,長輩有很多原因不想逛,可能是不熟悉、語言不通、自覺很累不想走不想逛、預設立場"我沒興趣".....等等之類,各種不同理由,這些理由都是從長輩嘴裡聽到的
親身經歷:到了心齋橋跟父母分開逛街,我逛得不亦樂乎,買了滿手的購物袋,渴了想喝杯咖啡驚覺有兩人跟我父母好像,走進發現就是他們。父母覺得無趣,我只好放下我的購物慾陪著他們逛,等他們開始熟悉心齋橋的商店,他們買的比我歡騰。
建議:陪伴,陪著長輩逛
- 行李
若長輩不多出國旅遊經驗,對於衣服、日常必備物品可能不熟,往往到了飯店後才發現忘了某種重要物品。另外,長輩的體力及力量可能不足,我們要有自覺全程幫忙拿長輩的行李。
親身經歷:晚上checkin 飯店後,長輩發現忘了帶個人毛巾,只好吃去附近商店買。
建議:幫長輩整理行李、提行李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